
王一亭的《花好月圆人寿册》是其艺术生涯中的杰出代表作之一。
《花好月圆人寿册》是王一亭于1928年创作的。王一亭(1867年—1938年11月),号白龙山人、梅花馆主、海云楼主等,法名觉器,祖籍浙江吴兴(今湖州市),生于上海周浦。他是清末至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书画家、实业家、杰出慈善家、社会活动家与宗教界名士。王一亭早年学画得徐小仓指点,后师从任伯年,画艺大进,继承任派风格。晚年与金石派大师吴昌硕亦师亦友,画风趋向阔笔写意,设色浓艳,笔墨酣畅,气势雄阔而不失写实本色。
《花好月圆人寿册》以“花好月圆人寿”为主题,通过描绘四季轮回、花鸟鱼虫等自然景象,寄托了王一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。作品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讴歌,也有对人生哲学的探讨,展现了王一亭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文情怀。

(一)月落乌啼霜满天。白龙山人。

(二)菜根滋味。戊辰春仲,白龙山人写。
具体来说,作品中包含了多幅精美的画作,每一幅都各具特色,如:
月落乌啼霜满天: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月落乌啼的静谧夜晚,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远的意境。
菜根滋味:通过描绘黄芽白与红萝卜等蔬菜,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珍视。
霜肥紫蟹见秋清:以紫蟹和寒芦为题材,展现了秋天的清冷与丰收,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。
芙蓉不在水,唤作拒霜花:以拒霜花(芙蓉花的一种)为描绘对象,赞美了其在寒霜中依然绽放的坚韧与美丽。
雄冠高簇舞翩跹:以雄鸡为题材,展现了其高昂的姿态和勃勃的生机,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和力量。

(三)霜肥紫蟹见秋清,风度寒芦叶战声。莫笑断前常觳穀,信能天下自横行。白龙山人。

(四)芙蓉不在水,唤作拒霜花。戊辰春仲,白龙山人写。
王一亭在《花好月圆人寿册》中,构图严谨而不失灵动,每一幅画作都精心布局,使得整个作品浑然一体,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。
王一亭的笔墨运用淋漓尽致,气势雄阔。他善于运用浓墨重彩,使得作品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。同时,他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变化,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自然景物的质感和神韵。
王一亭在作品中融入了诗歌、书法和印章等元素,使得诗书画印四绝相融,宛若天成。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,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,也体现了王一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。
《花好月圆人寿册》作为王一亭的代表作之一,不仅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文情怀,也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该作品在书画界和收藏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被誉为是王一亭艺术生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
(五)雄冠高簇舞翩跹,裂血篱边彩色鲜。却待邨晴啼卓午,不时昂首在风前。戊辰春仲,白龙山人写。

(六)写竹如见文与可,看竹忝为王子猷。瓦雀两三才捕得,临风闲羡一天秋。戊辰春,白龙山人。

(七)落花飞燕。戊辰春,白龙山人写。

(八)白龙山人写。

(九)花好月圆人寿。戊辰春二月,白龙山人书。

(十)画树长春。戊辰春仲,白龙山人题。